年度汉字评选开始征集!2025海峡两岸汉字文化系列活动在厦启幕

Connor 抹茶今日行情 2025-11-03 3 0

年度汉字评选开始征集!2025海峡两岸汉字文化系列活动在厦启幕

扎染非遗手艺人手把手教学生制作汉字扎染。(图/海沧区 提供)

金秋时节,翰墨飘香。10月31日上午,“争流・共进——汉字为媒 两岸同心”2025海峡两岸汉字文化系列活动在两岸人文地标——海沧金沙书院启幕。这场以汉字为纽带的盛会,再次架起跨越海峡的文化桥梁,引领两岸民众共赴汉字文化之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在厦门这片深耕两岸融合的热土上,海沧始终牢记嘱托,以文化为桥、以民心为基,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稳步前行。

海峡两岸汉字文化系列活动,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17年来,这项活动始终秉持“汉字文化搭桥 书写两岸民意”的初心宗旨,以汉字为媒,逐步发展成为凝聚两岸共识、厚植文化根基的重要平台。

年度汉字评选开始征集!2025海峡两岸汉字文化系列活动在厦启幕

2025海峡两岸汉字文化创意大赛金奖作品《福、寿、喜》

汉字评选

一字见心凝聚共同期盼

展开全文

一字见心,字载年光。在一年一度的汉字系列活动中,年度汉字评选备受瞩目。2024年,“争”字以超百万票高票当选两岸年度汉字,昭示着一种前行智慧:如何在“竞争”中求发展,在“不争”中寻共识,在把握“争”与“不争”的平衡中,谋求两岸中国人美好的明天。

今年,年度汉字评选延续往年形式,继续面向两岸各界人士展开征集。本届评选分三阶段推进:即日起至11月下旬为多维荐字阶段,开通线上荐字渠道;11月下旬至12月初为网络票选阶段,筛选36个候选字开启投票;12月揭晓笔会将公布年度汉字,两岸书法家共书年度汉字。

日前,活动刚一启动,便收到众多荐字:台北书院山长林谷芳推荐“盼”字,寄托两岸同胞对冬尽春来的殷切期盼;儿童文学作家、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秋沅推荐“和”字,她表示,“和”代表和睦团圆、和谐共生,提醒我们面对挑战时要以和为贵;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谢清果推荐“势”字,期盼两岸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阻挡。

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吴家莹表示,汉字承载着五千年中华文化,是联结两岸同胞心灵的基础,它流淌在两岸同胞的血脉中,刻印在脑海里,让本就 “一家亲” 的两岸关系因汉字而亲上加亲。今年相关活动形式更趋多元,参与人数众多,许多推荐的年度汉字都传递着大家对祖国和平繁荣统一的共同期盼。

艺术搭桥

多元形式体验汉字之美

大陆剪纸艺术家蔡馨梦以“汉字为媒 两岸同心”为主题,巧手裁出深情;台湾书法家曹原彰挥毫写下“家书抵万金”,墨香传递乡愁;台湾澎湖DF现代乐团一曲《澎湖褒歌》,以诙谐闽南话演绎渔民生活;海沧延奎实验小学芸美分校的孩子们带来《赋咏中华·舞韵书简》……启动仪式上,两岸同胞用多元艺术形式,共同诠释对汉字的理解与情感。

会场外,“汉字之美”持续延展。“字韵新章”汉字文创市集人流如织,剪纸、扎染、蝶翅画等非遗技艺纷纷亮相。互动体验区将汉字元素融入其中,引得市民排起长龙。扎染非遗手艺人蔡黎翡手把手教市民制作汉字扎染;蝶翅画展位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福如与观众分享如何用蝶翅拼贴出汉字画作……

同期开展的2025海峡两岸汉字文化创意大赛精品展暨“一封家书牵两岸”主题展于10月31日正式开放。精品展不仅展出2025年海峡两岸汉字创意大赛的部分获奖作品,更汇聚72件两岸青年设计师的匠心之作;主题展则通过展出家书交流故事,唤醒两岸民众共同的文化记忆与情感共鸣。

“汉字是桥梁,连接起两岸的理解、尊重与融合。”主办方相关负责人、台湾《中国时报》副社长王儒哲说,今年,我们与海沧延续这份初心,以“争”字为主题,围绕“争流”“共进”两大板块,共同打造“文化共识”“艺术创新”“青春风采”三大主题活动,进一步以汉字为情感连结,深化两岸交流交往。

创意碰撞

同台竞技增进文化认同

近年来,在海峡两岸汉字文化系列活动的滋养下,两岸青年以字为媒、以文会友,结下了深厚情谊。在2025海峡两岸汉字文化创意大赛中,来自河南的大学生乔晓伟与赵晗共同创作的《福、寿、喜》,通过局部元素的巧妙组合,构建出首尾相连、绵延不绝的字形结构,传递出对两岸同胞幸福系列的祝愿,最终斩获金奖。

“本届大赛参赛选手整体水平较高,许多作品既保留传统汉字神韵,又融入现代设计理念,让人眼前一亮。”厦门大学创意与创新学院副院长甘森忠介绍,大赛自8月8日启动以来,共收到5526件参赛作品,其中来自台湾地区的作品达806件,较去年翻了一番。在这里,两岸的设计师、艺术家和爱好者相互学习,共同推动汉字文化创意发展。

“一字千金”两岸青少年汉字竞赛同样反响热烈,吸引两岸超5万名青少年参与。活动通过趣味十足的闯关模式,设置“拆字组字”“繁简体猜字”等环节,既检验青少年的汉字基础素养,更引导他们探寻汉字背后的文化深意。

“汉字是我们相互交流的基本工具,伴随着每个人的终身成长。”在海沧区看来,鼓励更多青少年参与海峡两岸汉字文化系列活动,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对增进两岸青少年文化认同、深化交流交往具有积极意义。

(厦门日报记者 林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