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比2,泰国最新民调出炉,佩通坦想官复原职,中方说了句公道话

Connor 抹茶最新价格 2025-07-17 4 0

7月13日,泰国国立发展研究院(NIDA)公布的民意调查结果震惊全国:42.37%的受访者要求总理佩通坦立即辞职,39.92%呼吁解散众议院重新选举,仅15.04%支持她继续执政。超过80%的民众希望结束佩通坦执政。

这份调查覆盖泰国全境各阶层1310名受访者,置信水平高达97%,误差率控制在0.05以内。数字冰冷而残酷:曾经的支持率高位如今已如泡影,佩通坦在民众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

4比2,泰国最新民调出炉,佩通坦想官复原职,中方说了句公道话

2025年2月,佩通坦访华时风光无限。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务院总理李强热情迎接她,双方签署了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绿色发展等多项合作文件。李强表示“中方始终把发展对泰关系放在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位置”,两国关系正处“中泰友谊金色50年”的高光时刻。

仅仅五个月,政治风云突变。6月20日,泰国国会上议院议长向宪法法院提交弹劾请愿,指控佩通坦与柬埔寨参议院主席洪森的谈话录音涉嫌违宪及违反道德规范。

7月1日,宪法法院以7:2的票数决定立即暂停佩通坦行使总理职权。

佩通坦辩解称电话是私人通话,自己没想到洪森会录音,态度和说法只是一种外交手段。但她的辩解未能平息风暴。法院给予她15天时间提交辩护材料,最终裁决可能在8月初公布。这位他信家族的政治继承人,面临着她父亲和姑姑曾经历的命运转折点。

NIDA民调结果展现了佩通坦执政基础的全面崩塌。42.37%民众要求佩通坦立即辞职;39.92%希望解散众议院重新选举;仅15.04%支持继续执政。

反对者人数远超支持者近三倍,形成4:2的压倒性局面。更令佩通坦阵营心寒的是,连她最依赖的草根票仓也大面积倒戈。

在“谁应接任总理”的问题上,前军方领导人巴育以32.82%的支持率碾压所有对手,远超佩通坦盟友阿努廷(11.53%)和为泰党候选人差卡森(10.92%)。讽刺的是,巴育正是2014年军事政变推翻他信家族政府的核心人物。

民意的转向源于多重危机。泰柬边境贸易中断导致每日损失高达80亿泰铢,百万劳工陷入生存困境。物价飞涨、泰铢贬值、外资撤离,64.43%民众要求启动不信任案清算内阁。民众在街头高喊:“政策资金来路不明,民生问题越搞越糟!”

展开全文

4比2,泰国最新民调出炉,佩通坦想官复原职,中方说了句公道话

柬埔寨前首相洪森的一句尖锐话语揭示了泰国政治的潜规则:“我不想和佩通坦谈,只想和泰国真正掌权的人对话!”

这句话撕开了泰国政治的真相:王室、军队、财阀和司法系统结成的利益集团,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操盘者。佩通坦被停职,不过是“深层政府”杀招的第一步。

7月1日宪法法院勒令佩通坦停职后,次日陆军司令突然高调视察泰柬边境部队。这一举动暗示军方对佩通坦处理边境问题的态度,同时展示军方的关键影响力。洪森更是火上浇油,爆出佩通坦父亲“侮辱泰国王室”的旧账。

执政联盟内部已经土崩瓦解。拥有36个席位的联建泰党半数议员倒戈支持自豪泰党,要求佩通坦辞职。自豪泰党退出执政联盟成为反对党,使佩通坦在议会中的实际支持率可能不到半数。即便法律程序上侥幸脱身,她也成了“光杆司令”,连份内阁名单都凑不齐。

7月10日,吉隆坡会议间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会见了泰国外长玛里。在泰柬边境争端升级的敏感时刻,王毅说了句看似平常的公道话:“泰国和柬埔寨都是中国的好邻居、好朋友,中方希望双方相向而行,尽快平息事态。”

这句话的份量,泰国和柬埔寨心知肚明。

对泰国来说,中国是最大贸易伙伴、旅游业救命稻草。若政局动荡吓跑中资和游客,经济将雪上加霜。对柬埔寨而言,洪森之子洪马内正竞选首相,急需中方支持基建项目,此时激化冲突等于自断后路。

中方的表态立竿见影。洪森家族收敛了火力,佩通坦也在辩护材料中删去对柬埔寨的强硬措辞。王毅的潜台词很明确:你们吵归吵,但谁掀桌子砸了地区稳定的锅,中国绝不答应!

4比2,泰国最新民调出炉,佩通坦想官复原职,中方说了句公道话

佩通坦的复职之路被三重铁链牢牢锁死:

司法终局杀招:宪法法院若认定她“违宪通敌”,直接五年禁足政坛,他信父女恐全军覆没。法院9名法官一致同意受理针对她的请愿书,这一情况已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法院的态度。

民意彻底抛弃:支持率从年初的超过30%降至9.2%,民调中仅15.04%的受访者希望她继续领导国家。曾经靠“发钱一万泰铢”拉拢民心的佩通坦,如今被民众指着鼻子要求下台。

经济反噬加速:边境口岸关闭后,贸易中断导致物价飞涨,民生陷入水深火热。泰国下一年度预算案刚经过一读,并将于7月进行二读,如果佩通坦在此时支持率不够,下台的可能性将进一步增大。

反对派已转向全力捧巴育上台。这位曾发动政变的前军头,如今被包装成“稳定象征”。民众似乎忘记,正是他当年冻结民生项目,才埋下今日经济隐患。

评论